威廉希尔官网

媒体视角

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 新闻动态  >  媒体视角  >  正文
中国新闻网、人民网、中国台湾网等:台湾博士大陆教书:选课名额须“抢”
作者:     文章来源:闽南师大      点击次数:      更新时间:2014-03-27 08:50      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 作者 张羽 王欣 陈小环

  中新社漳州3月26日电 白色贝雷帽、活泼而时尚的装扮,让记者很难想象眼前的闽南师范大学副教授、台湾博士施沛琳已是年过半百之人。

  在来大陆工作教书前,施沛琳曾在台湾《联合报》供职25年。2007年,她选择了退休,跨海赴厦门大学研究闽南戏曲,随后成为闽南师范大学副教授。

  “两岸开启交流之后,我发现闽南语歌曲《爱拼才会赢》红遍大江南北,甚至非闽南语地区的人都会唱。”施沛琳说,她决定选择闽南戏曲作为她博士学位的研究方向。

  谈及对闽南漳州的印象,施沛琳觉得,“漳州和台南很像,有时候身处漳州老街,就好像置身于台南的样子。”特别是,漳州街头还保有在台南已经看不到的人力三轮车。

  目前,施沛琳所教授的公选课是介绍台湾的民间戏,有发源于闽南的歌仔戏、布袋戏,也有京剧、豫剧等。

  施沛琳认为,“有些东西让学生知道是一件好事,让他们思索,尤其是从文化同源、同根的角度。”

  由于主讲是台湾教师,又是相对热门的艺术类课程,因此施沛琳的公选课名额基本靠“抢”才有机会选上。

  “一个班至少有百余人上课,而且很多人都说选不到我的课。”施沛琳说,除了讲授戏曲,她也会多说说台湾其他方面。“公选课最小的一班也有100人左右,大的班甚至有200至300人。台湾朋友听到这个数字都会很惊讶。”

  在大陆,经过近7年的研究与教学,施沛琳对闽南文化有了更深的体悟,“大陆与台湾的闽南文化,就像母体和子体一样。现在的自己,就像回到了文化的源流”。

  2011年起,闽南师范大学从文学院、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、艺术学院的学生中选拔,组成30人“闽南班”进行闽南文化传承与研究人才的培养。根据教学安排,今年施沛琳将带“闽南班”的学生赴金门、澎湖调研考察。

  “这是闽南班学生特别期待的。古时候祖先从金门,或从澎湖到台湾,他们到了现场能更真实地感受闽南文化。”施沛琳说。(完)

      中新社3月26日编发《台湾博士大陆教书:选课名额须“抢” 》报道威廉希尔官网:闽南文化研究院施沛琳副教授的新闻被人民网、中国日报网、新民网、中国台湾网等10余家媒体转发,部分媒体报道链接如下:

中国新闻网:http://www.chinanews.com/tw/2014/03-26/5996056.shtml
人民网:http://tw.people.com.cn/n/2014/0326/c104510-24743407.html
http://tw.people.com.cn/BIG5/n/2014/0326/c104510-24743407.html

中国台湾网:http://www.taiwan.cn/local/wenhuajiaoliuyuhezuo/201403/t20140326_5907036.htm
凤凰网:http://finance.ifeng.com/a/20140326/11983559_0.shtml
中国日报网:http://www.chinadaily.com.cn/hqgj/jryw/2014-03-26/content_11475816.html